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Q:舊約是否有聖靈與百姓同住,是否與新約相同呢?

A:
其實所謂的聖靈內住的內,是因為介系詞的關係,這無論是希臘文和希伯來文都一樣,在出埃及記中神一直不斷強調我要住在他們中間,在中間的希伯來文תוך、בתוך可以翻成在當中、在之中、在裡面。所以在舊約就已經出現神居住在百姓中間〈裡面〉,而希臘文常用的εν介系詞,也可以翻成在裡面〈可能聖靈內住就是因為這介系詞可以翻成在裡面,又加上主耶穌常說父在我裡面,所以才會出現聖靈內住一詞〉,在當中,另外像舊約中神居住只用希伯來文שכן一字,而不是用另一個字ישב,神的居所משכן就是從這字根來的,這樣看來舊約與新約的意思沒有差別。

然而神舊約的心意是最終不需要靠有個會幕、聖殿在百姓面前,表示與百姓同住,而是直接居住在百姓中間,就如同神帶領百姓出埃及一開始,就以雲柱火柱的形態引導百姓外,也與百姓同住,而與神同住的條件是全然順服與聽從神,可惜在舊約我們可以看見沒有多少人這樣作。

所以從掃羅王的例子可以看見,多數以色列人不願順服與聽從神聖言,神也只好不直接與他們同住〈與挪亞那邊的敘述一樣〉,直到新約也是如此,主耶穌就是會幕、聖殿〈約翰福音概念〉,門徒與主耶穌在一起,就是與神同住,而五旬節聖靈降臨在門徒當中,就是體現起初舊約神的心意,只是人自己軟弱,沒有多少人去做〈希伯來書〉,這也是褻瀆聖靈,使聖靈憂傷本來的意思。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第二章、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第二節、在神學及歷史上的教會與以色列 | 2. 歷史上的教會與以色列:早期


第貳章第二節之1 | 橄欖樹神學(翻譯中) >

第貳章、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第二節、在神學及歷史上的教會與以色列

2. 歷史上的教會與以色列:早期

在第 20 到 21 頁的附圖 1 描繪出在整個歷史上發展的「栽培的橄欖樹」;附圖 2 闡述了橄欖樹的橫切面,顯示猶太人民與教會之間在各個時間點的關係。

橄欖樹就是神所栽培的以色列。樹根是先祖亞伯拉罕 (PatriarchsㄧAvraham)、以撒 (Yitzchak) 與雅各 (Jacob) 【Abraham、Isaac 與 Jacob】。[6] 從這樹根增長出猶太人民。與此同時,外族人是棵野橄欖樹,神這位農場主人對其並沒有全心投入同樣的照料。保羅寫道,他們「在那個時候是與基督分離,與以色列共同體疏遠,並且是應許聖約的陌生人,在世界上沒有盼望、沒有神。」[7] 附圖 2A 闡述了這個處境,直到得勝在耶書亞的事工之時。(公元 25 年)

當耶書亞來臨時,他是在樹的中心,在猶太人民的中心,不但是最典型的人,也是最典型的猶太人。他招聚猶太門徒在他周圍。他死了,從墳墓中復活,升到天上。彌賽亞猶太社群增長出 ㄧ 一百二十(使徒行傳一章十五節)、三千(使徒行傳二章四十一節)、五千(使徒行傳四章四節),「並且他們的人數維持倍增」(使徒行傳九章三十一節)。請見圖 2B(公元 35 年)。

非彌賽亞猶太人反抗彌賽亞猶太人,從中心推開他們(使徒行傳四到九章、十二章)。與此同時,信息開展到外族人當中 ㄧ 哥尼流(使徒行傳十章)、安提阿(使徒行傳十一章);請見附圖 2C(公元 50 年)。

僅管單單在耶路撒冷的彌賽亞猶太人就共計「成千上萬⋯全是妥拉的狂熱者 (zealots)」[8],保羅的旅程(使徒行傳十三到二十八章)並與其他的宣教拓展很快地使得教會中絕大多數都是外族人。儘管如此,猶太信徒仍然被猶太人民接受為猶太社群的一部分(附圖 2D,公元 70 年)。

然而,由當時保羅寫給羅馬人的信看來(約公元 57 年),顯然大多數猶太人都在拒絕耶穌為彌賽亞。保羅稱他們這些栽培的橄欖樹樹枝已經被剪除。他還警告外族信徒,他們絕不能以被接到橄欖樹上為傲,或認為他們自身比被剪除的樹枝更好,因為他們留著他們的位置只是因著信,並且沒有信他們將會被剪除。反之,那些被剪除的樹枝(非彌賽亞猶太人)因著信可被再次接回;無論如何,由農業的觀點來看,比起採用其他的樹枝,接枝更有可能採用樹本身的樹枝,並且從栽培的樹枝而來的果實會勝過野生的果實是預料之中的事(然而,神不受人類期望的約束)。對保羅最重要的是,這些天然的樹枝將實際上被接回「當外族世界進入它的豐盛之中」。


「附圖 1」栽培的橄欖樹:在整個歷史上的教會與猶太人民


「附圖 2」橄欖樹的橫切面:教會與猶太人民在歷史上各個特定的時間點


隨著時間的流逝,猶太信徒的處境經歷顯著的變化。在對抗羅馬的第一次猶太動亂之前的愁雲慘霧中,彌賽亞猶太人回想起耶書亞的預言:

「當你見到耶路撒冷被軍隊圍繞,你就瞭解到她即將被毀滅。那些在猶大地的要逃進山丘,那些在城裡面的要掙脫,還有那些在鄉下的絕不能進入。」[9]

他們逃亡到佩拉的城,因此逃脫聖殿的毀壞(公元 70 年)並且羅馬屠殺了近百萬的猶太人(根據約瑟夫 Josephus;其他人估計要少些)。對此領導叛亂的保守奮銳黨 (Zealots) 視彌賽亞猶太人為叛徒。

在第二次的動亂中(公元 132-135 年),猶太信徒最初默許;但當拉比阿基巴 (Rabbi Akiva) 宣稱猶太軍事領袖星之子西門 (Shim'on Bar-Kosiba) 為彌賽亞的時候,他們不再能合作,因為他們知道彌賽亞真的是耶書亞,並且無法為另一人獻出忠誠。這也被污名為叛國罪,而其餘的猶太社群成為苦毒的印記反對他們。除了政治的緊張情勢之外,也有宗教的緊張情勢,除了藉由對抗異端邪說Birkat-HaMinim)的會堂儀式(頌禱詞 〈Benediction〉 反對「宗派主義者」,一般理解為猶太信徒)作見證之外,在公元 90 年左右由於這些事情的緣故,在耶書亞裡的信徒開始被愈來愈多不信的猶太社群排除在外。

此外,在外族基督徒方面,猶太信徒信仰的正統性日益遭受審查,假如他們留著猶太習俗與忠誠。在〈與特來弗對話錄,一位猶太人 Dialogue with Trypho, A Jew 〉,一位外族基督徒、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 Martyr) 所著(約公元 160 年),人們可見到保有猶太特點的彌賽亞猶太人有限度的包容。[10]

但是,隨後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紀成為羅馬的國教,許多未得救的外族人進入制度化教會 (Institutional Church)。其增長遠遠大過整個世界的猶太人口,變成完全外族式,把猶太人視為敗仗的競爭者,並對於想要保有他們猶太本質的猶太信徒瞭解甚少。某人公開表達同為猶太與彌賽亞信徒的身分變得不可能。一位猶太人想要接受猶太彌賽亞必須離開他的人民並跨界進入教會(附圖 2E,公元 350 年)。歸信在耶書亞的猶太人被要求徹底地從猶太教、猶太習俗與猶太人民中分裂自身,正如我們從他們必須追認的聲明中所見到的(請見此)[*1]。

那以極端形式的粗劣告白是無可否認的典型事例,適用於四與五世紀的狂熱主義、數百年來持續存在於教會的態度。西班牙異端審判所 (Spanish Inquisition) 審議猶太血統的天主教徒,要看他們是否留著猶太習俗。

出自外族人對猶太本質的厭惡,暴露了基督徒對猶太人的迫害 ㄧ 十字軍東征、異端裁判所、大屠殺、納粹德國(對,有基督徒的參與,既為惡也為善)ㄧ 基督徒對猶太人的迫害,猶太人不能忘記所有的傷痛與醜陋,並且教會將不被准許忘記,直到所有基督徒(不只是一些)學到這一課。

就這樣直到最近猶太人民與教會仍保持分裂,沒有給彌賽亞猶太人的地方,因為猶太人的絕大多數(對於教會已經多半是負面經歷的未得救人民)與基督徒的絕大多數(誤解自身信仰的外族人,如關係到猶太人民的部份)都想要這樣。



原書註解:
  • [6] 「有些人把 e riza 【「樹根」的希臘文】作為指涉基督,而有些人把它指涉猶太基督徒,然而這在解經家之間有非常廣泛的協議,這必須指涉先祖們⋯」(C. E. B. Cranfield, Romans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Edinburgh: T. & T. Clark, Ltd., 1981; volume 2, p. 565)。比較橄欖樹與其根源自公元前一世紀的猶太原始資料,以諾書 93:5:「與他的【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必成為公義的栽種直到永永遠遠。」
  • [7] 以弗所書 2:12。
  • [8] 使徒行傳 21:20,猶太新約譯本。
  • [9] 路加福音 21:20-21,猶太新約譯本。
  • [10] 殉道者游斯丁,「與特來弗對話錄,一位猶太人」Alexander Roberts 與 James Donaldson 合編,《尼西亞前期教父 The Ante-Nicene Fathers》(Grand Rapids, Michigan: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Volume I, pp. 194-270. 以下節錄自 xlvii(218 頁):
    • if some, through weak-mindedness, wish to observe such institutions as were given by Moses, from which they expect some virtue, but which we believe were appointed by reason of the hardness of the people’s hearts, along with their hope in this Christ, and [wish to perform] the eternal and natural acts of righteousness and piety, yet choose to live with the Christians and the faithful, as I said before, not inducing them either to be circumcised like themselves, or to keep the Sabbath, or to observe any other such ceremonies, then I hold that we ought to join ourselves to such, and associate with them in all things as kinsmen and brethren.
    • 假如有些人,藉著軟弱胸襟,希望遵守此類由摩西所給予的規條,從而他們期待一些美德,但我們相信被約定的理由是人民內心的硬度,隨著他們盼望在這基督,並且【希望去履行】永恆與公義的自然作為與敬畏,尚選擇與基督徒生活與忠誠,如我先前所說的,不引導他們像他們自身一樣行割禮,或是守安息日,或遵守任何其他此類儀式,那麼我抱持的態度是我們理當加入我們自身到此類,並且與他們聯合在所有的事情如親屬和弟兄。

譯按:
  • [*1] 譯文請見連結中的第三小節,君士坦丁堡教會告白。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第貳章、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第二節、在神學及歷史上的教會與以色列


第貳章、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第二節、在神學及歷史上的教會與以色列

我們以三個實體開始 ㄧ 以色列、猶太人民與教會 ㄧ 並且我們提問他們之間是甚麼關係。我們必須同時在神學上與歷史上檢查這些事情。神學會顯示我們真實的關係,「在天上」的事情將是如何,歷史會顯示在此地上發生過了甚麼。然後我們將能夠更好地考慮該怎麼做。

1. 三種神學:聖約神學、時代論、「橄欖樹」

基督徒神學家處理這個主題通常依循兩種途徑之一。較古老 [*1] 且更為知名的途徑一般被稱為取代神學 (Replacement theology) 或聖約神學 (Covenant theology),儘管這些日子以來也出現其他稱呼;這是在說,教會是「屬靈的」以色列或是「新」以色列,已經取代「舊」以色列(猶太人)作為神的子民。最近在改革宗區所發展的時代論 (Dispensational),是以比這更加極端的形式,說猶太人民只應許在地上,而教會要應許在天上。我們在細節上將不考慮這些途徑,然而歸根究柢,這些途徑同樣是過分簡化,並且在過程當中作出明顯反閃主義 [1] 的結論。[2]

接下來的分析將顯示教會與猶太人民之間的隔離,就是在過去已被發展超過兩千年,完全脫離於神的旨意,一個致命的失誤 [*2],在這星球歷史上最糟糕的分裂。然後我們將會見到,矯正這失誤是我們的任務,全然投入自身去,猶太教稱作 tikkun-ha'olam,字面意思是,「修理這個世界」,修復它。根據猶太傳統,這樣的活動會催促彌賽亞的來臨;與彼得鼓勵在耶書亞裡的信徒去做的一致,亦即,催促神的日子來臨。[3] 我稱這個途徑為「橄欖樹神學」,依照保羅在羅馬書十一章十六到二十六節的寓意,向外族基督徒的演說(我的翻譯,取自猶太新約譯本 [*3]):[4]

現在,假如提供作為初次收成 [*4] 的哈拉麵包 (challah) [5] [*5] 是聖潔的,那麼一條麵包是聖潔的;假如樹根是聖潔的,那麼樹枝是聖潔的。

但是,假如樹枝有一些被折斷 ㄧ 並且你 ㄧ 野橄欖 ㄧ 被接在其中,並在豐富的橄欖樹根上已成了平等分享者,那麼不要自誇你好像比橄欖樹枝更好!然而,如果你要自誇,要記得不是你支持著樹根,是樹根支持著你。這樣你會說,「樹枝被折斷為了讓我可以被接上去。」真的,但那又怎樣呢?他們被折斷是因為他們失信。然而,你留著位置只是因為你信。那麼就不要傲慢自大;與之相反地是,要驚恐戰慄!因為假如神不饒過天然的樹枝,他當然不會饒過你!

那麼好好看著神的慈愛與他的嚴厲:一方面,以嚴厲對待那些跌倒的人;但是,另一方面,神以慈愛對待你 ㄧ 前提是你保守自己在慈愛當中!否則,你也將會被剪除!此外,其他人,假如他們不再固執失信,將會被接上去;因為神能夠將他們接回。對此假如你是由天然的野橄欖樹所剪除然後接上的,違反自然地,進到栽培的橄欖樹上,這些天然的樹枝豈不更將要被接回他們的橄欖樹上嗎?

對此,弟兄們,我要你們理解這個真理,神原先隱祕的但現在啟示的 [*6],為了不要讓你以為你所知道的多過你實際上所做的。就是心剛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臨到以色列,直到外族世界進入它的豐盛當中;並且就是以這種方式「所有以色列人都將被拯救」。



原書註解:
  • [1] 請見簡介的註解 1。
  • [2] 彌賽亞猶太人對於這兩種神學途徑的分析,請見 Dan Juster, 猶太根源 jewish Roots (2008 Rockland Ave., Rockville, Maryland 20851: Davar Publishing Co., 1986), pp 43-45
  • [3] 彼得後書三章十二節
  • [4] 譯者 David H. Stern,猶太新約譯本 Jewish News Testament (Clarksville, MD 21029, USA: Jewish New Testament Publication, 1989)
  • [5] 請見術語表中的 challah 條目

譯按:
  • [*1] 古老到可見於早期希臘教父、「護教士」游斯丁的文章(二世紀中期),他強調新約已取代舊約,聲稱上帝與猶太人的約已經不再有效,在上帝的救贖計畫中外族人已取代了猶太人。可以參考「猶太人為何很難接受耶穌?」這篇文章的整理: http://wenku.baidu.com/view/33bca6d43186bceb19e8bb7e.html
  • [*2] 失誤就是罪愆本來的意思之一。
  • [*3] 可以注意一下作者的翻譯行文結構與方式。
  • [*4] 可以聯想到猶太人的大麥初熟節 (Shavuot),初熟節的希伯來文另一意思是「誓約」,請參考「猶差匯聚」 http://jematrix.wordpress.com/2012/05/23/初熟節2012/
  • [*5] challah 是猶太人安息日會使用的食物,中文可稱為「哈拉辮子白麵包」,請見圖文:http://tushuoyiwen.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10.html
  • [*6] 「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上帝的,但明顯的啟示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為要叫我們遵行這訓誨上的一切話語。」《申命記 29:29》
翻譯網址: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第貳章、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第一節、定義


第貳章、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第一節、定義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意思是說,充實在福音所有的豐盛之中,如那些連帶影響猶太人、猶太人民與教會之間關係的福音內容。換句話說,意思是提供有關於「神一切的旨意」,而不只是一部分。重要的是要瞭解,當神學家談論「還原」時是甚麼意思。我們大家都希望看見教會「還原」到一世紀是甚麼模樣。至少我們是這麼說的。當然還原到起先信徒的熱情會是很好的,他們活出的公義,他們願意不計代價跟隨彌賽亞,他們被聖靈充滿,他們迫切禱告,他們在回應信仰中擔保和經歷神蹟。但第一世紀信徒外在方面的生活型態我們應該著手還原嗎?或是教義方面,他們所接受的,但之後的信徒所忽略的?如果是這樣,有哪些呢?並且我們在有關他們這方面應該怎麼做呢?

我的看法是,我們應當開始竭盡所能去理解,一世紀聽眾已理解、應用於他們生活處境當中的新約原文。但我不相信我們要期望以同樣的方式去應用福音,因為這會是指還原一世紀的生活處境,這,即便是可取的,卻是不可能的 ㄧ 時間無法回頭。當然。我們必須妥善地理解經文,然後以適當的方式將經文應用到我們的處境。

上述段落並非表達一種新的哲學。它們表達一種熟悉的方式,這通常會導致提問,是否新約命令 (injunction) 理當以字面意義去應用,或是應該尋求所寫 [*1] 誡命 (command) 其背後的通則。例如,參考哥林多前書十一章二到十六節,今天女性必須在聚會時蒙上她的頭嗎?還是這個規定只涉及到一世紀的生活處境,為了讓現代的應用是以目前的標準穿著端莊?

我根本不想進入這種討論。更確切地說,在提出還原猶太福音的問題上,我打算喚起注意的是,那些對一世紀信徒顯而易見,卻忽視幾個世紀、被隱藏看不見的福音觀點。



譯按:
  • [*1] 在聖經中的「所寫」通常代表希伯來聖經上所記的,通常譯為「經上所記」。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第壹章、處境化對上還原 第三節、非處境化的第四種傳福音方式


第壹章、處境化對上還原

第三節、非處境化的第四種傳福音方式

確實任何猶太人都可以、像是保羅,成為彌賽亞信徒而保持猶太身分。儘管如此,認為這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是很大的誤解,因為這忽略了這點。原因在於神學。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猶太人只是另一種文化,就像薩摩亞人(實際上沒這麼簡單,因為有很多種猶太文化)。

但在神學上,猶太人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神揀選他們作為帶給世界救恩的媒介。整個希伯來聖經印證了這一點,新約聖經也是如此(見約翰福音四章二十二節;羅馬書三章二節、九章四到五節)。猶太人都是神的子民,在某種意義上並不適用於地球上的其他人民。正因為如此,新約比比皆是神學上進退兩難 [*1]、有著危險通道的石頭地。其他人是怎麼面對加拉太書三章二十八節(「絕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或以弗所書二章十一到二十二節(「在中間阻隔的牆」)呢?假如法國人基督徒法國化其他信徒,會引起任何教義上的問題嗎?但是假如彌賽亞信徒從事猶太化 ㄧ 要當心!

不,猶太人民超越文化,他們是神的子民。因此,有關猶太人的任務並不是去對福音處境化,如福音談到的非猶太人,不是以他們的異教徒歷史,而是以神學上正確的方式,面對面傳達福音,給在歷史上與在聖經 (Holy Scripture) 永恆的一部分中,作為傳達神的救恩角色的猶太人民。以第四種傳福音方式傳福音給神的子民是必須的

換句話說,福音以外族人形式為猶太人處境化是一種雙重轉移 (double diversion)。原本傳福音的猶太形式為了外族人處境化 ㄧ 這是保羅的偉大貢獻。然而,如早期的彌賽亞猶太社群在艱難的時代跌倒而消失,原本呈現在福音中的猶太本質也隨之煙消雲散,為了讓福音外族處境式 (Gentile-contextualized) ,福音被剝奪了唯有的猶太地基,猶太信徒被迫躺在普羅克拉斯提斯的床上 [*2]。最近,隔了一代的福音(從猶太立場來看)被重製、處境化,讓福音「看起來」更猶太些。但是雙重適應 (double adaptation) 並非和原來的相同。盯著第二面鏡子上所反射在鏡子上的人們並非和盯著他們相同。

第四種傳福音方式需要的並非是以外族人的福音為猶太人處境化,而是猶太本質的還原,還原已經模糊不清的福音實際上的樣子。除此之外,外族基督徒太需要還原猶太本質的福音所將要帶給他們的觀點。

但許多信徒對於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與鼓勵彌賽亞猶太人表達他們的猶太身分而感到不安。他們懼怕這將會在外族基督徒中引發感覺像是王國二等公民的精英主義。這是一個真正的陷阱,並且聖經警告要防備在彌賽亞的身體裡分裂猶太人與外族人。然而,新約也給予擔保,經由一靈服事一神,在耶書亞裡同歸於一。因此,願所有信徒,猶太人與外族人相互合作,避免令人反感的比較,比較只會服事敵擋者 [*3]。願每個彌賽亞猶太人與每個外族基督徒展示在他的生命當中,這些引發自他屬靈意識與身分的猶太本質要素,而不感到表達過多或太少的自責。但願每一個人對神的帶領保持開放,為了讓他在生命方面,如同其他人一樣,可以與耶書亞,同是猶太人與外族人的彌賽亞的形象愈來愈相符。

經警告防備菁英主義與分裂,我們要提問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實際上的細節。現在我們把注意力轉向這個疑問。




譯按:
  • [*1] 原文是出自古希臘神話的荷馬史詩,Scyllas and Charybdises,諺語意思為「進退兩難」。
  • [*2] Procrustean bed 典故源自古希臘神話,中文對應的成語為「削足適履」,意思是強求一致。
  • [*3] 這在希臘文可唸作「撒但」,原本的希伯來文意思就是「敵擋者」。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第壹章、處境化對上還原 第二節、福音處境化


第壹章、處境化對上還原

第二節、福音處境化

現今的宣教學家 ㄧ 協助福音派基督徒與宣教士得以遵守他們的大使命工作的學者們 ㄧ 開始探究人們為了成為基督徒而要除去他們文化的困擾上。他們發展了處境化 (contextualization) 這個概念。這個字簡單來說,就是福音接受者本身的文化概念,而非外在的文化。甚至可以說是以夢幻的方式自然地談論保羅做了些甚麼。當福音被處境化,新基督徒留在他們的文化之內,並且嘗試讓神的旨意配合他們以及他們自身的文化。

1. 為猶太人處境化的福音

十九世紀在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被稱為希伯來基督徒運動的創立,實質上是在努力為猶太人處境化的福音。猶太信徒被告知不要離開他們的人民而保持猶太身分,只要他們的新約信仰保持正統。他們被鼓勵慶祝逾越節、光明節與其他節期,並且、通常,鼓勵他們表現他們的猶太本質。他們還提醒猶太信徒,摩西律法中條例的持守不會加強他們的救恩 ㄧ 就像外族人他們被拯救是因著信而不是「律法之功 (works of law)」[*1]。顯然處境化是一個進步,過於要求猶太人棄絕一切猶太事物。但這處置卻讓猶太信徒成為問題人物 ㄧ 而不是與猶太教和猶太人民作為共同體站出來反對基督教與教會,並且在有關聖經的真理產生相互衝突的主張。

2. 第一種、第二種與第三種傳福音方式

宣教學家已經想出,必須被傳揚的福音在跨文化與跨語言壁壘有三方面的分類。

第一種傳福音方式是與掛名的基督徒分享自身的文化。這些人不但分享自身的語言與文化背景,而且也許是在教會長大、聽道與讀經。簡而言之,他們是基督教化但卻沒有重生。在溝通的容易性方面,這種傳福音方式是最簡單的。(是否最容易使人得救的方面的是另外的問題。)

第二種傳福音方式是與人們分享自身的語言並或許住在同樣或類似的社會,但文化與宗教前提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住在郊區的白人中上階級基督徒給城內未得救的低下階級黑人帶來福音 ㄧ 城內黑人基督徒給城外未得救的白人郊區帶來福音 ㄧ 均為從事第二種福音。在日本的日本人基督徒也是這樣,所處的宗教環境是佛教與神道教。

第三種傳福音方式帶來有時似乎可以,但卻無法跨越文化和語言壁壘的福音。這種思想經由傳統的宣教畫面很好地傳達了,在原始叢林部落學習語言、發明文字、翻譯聖經、抵抗外來的文化與實體環境,全是為了使神的恩典被知曉。同樣,韓國或印尼的火熱基督徒傳道給歐洲的享樂青年,可能會發現自己是在做第三種傳福音方式。

每一種都要求以自己的方式來處境化。舉一個例子,考慮到重要的神學概念的口頭呈現。在第一種傳福音方式,自身可以使用「基督徒語言」,例如「罪愆」、「重生」與「得救」這些用語,意思是要加深聽眾對這些意思的屬靈洞察力 ,為了讓他將以信仰來回應。在第二種傳福音方式這些用詞看起來古怪且令人厭煩。這些思想必須被以不同的方式傳達給非基督教化的聽眾,以生活中的例子,而不是教會術語。在第三種傳福音方式的語言和文化可能根本難以表達這些概念。

3. 哪種適合猶太人?

猶太人要融入哪種機制?假如猶太人以第二種傳福音方式作為候選,作為非基督教化、同樣的社會與語言群組的成員,再者假設是教會是傳揚真正的福音,這任務僅僅是為了讓福音處境化。有些採用這種方法的人會辯稱,假如薩摩亞人可以成為基督徒並保持薩摩亞身分,為甚麼猶太人成為基督徒就不能留在猶太身分呢?

儘管如此,這有些奇怪,甚至是錯誤的,當談到為猶太人處境化的福音;因為福音完全是以猶太為首位的!假如基督教的根源是猶太的,假如福音的精髓本身是猶太的,為何福音需要為猶太人處境化?

答案是,新約福音實際上已經宣告,並不需要!其實,福音已經為了外族人處境化!這是保羅的事工。這是使徒行傳十五章的勝利,在耶路撒冷會議當中決議,外族人不須為了成為基督徒而成為猶太人。這是加拉太書二章的勝利,保羅應付彼得過於猶太化的外族信徒。隨後歷史所導致的結果,猶太人為了成為彌賽亞信徒被要求外族化,顯示實行上偏離保羅在新約中所闡述的原則有多遠。這也暗示在猶太人的福音沿途上有非常奇怪的事情發生過!

並且實行的偏離不只是從保羅的原則,也是從他的實行上。保羅是終身持守聖言的猶太人。根據使徒行傳這卷書,保羅為提摩太行割禮(使徒行傳十六章三節);慣例去猶太會堂(十七章二節);許猶太願(十八章十八節);衝上耶路撒冷遵守猶太朝聖七七節 (Shavuot)【五旬節】(二十章十六節);為其他人支付提供在猶太聖殿的猶太獻祭(二十一章二十三到二十七節);他曾經在猶太公會之前辯駁 ㄧ 在那一刻不僅是一位正式的 ㄧ 分別者 (Parush)【法利賽人】,還向羅馬總督、非斯都宣告,「沒有干犯猶太人所持的妥拉,也沒有干犯聖殿」(二十五章八節,猶太新約譯本)最後,一場漂亮的仗,完成了比賽並維持信仰,他能告訴在羅馬的猶太聽眾,「我沒有做過甚麼事與人民或先祖的習俗對立」(二十八章十七節)ㄧ 他那句「先祖的習俗」包括了猶太傳統,並不只是妥拉 (Torah) 所寫的。這樣的生活假如對保羅而言不夠好,對今天的猶太信徒而言已經夠好了。不要火腿三明治,拜託,給彌賽亞猶太人維持潔食 (kosher)。



譯按:
  • [*1] works of law 在中文通常錯譯為「行律法」,但應為「律法之功」。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處境化對上還原 第一節、基督教與文化


第壹章、處境化對上還原

第一節、基督教與文化

1. 「跨文化的猶太人」

耶書亞給教會的「大使命」是要使門徒來自每個國家。[1] 但早期的彌賽亞猶太人一接觸到外族人,就將福音從文化語境中分開是必要的,為了讓救贖信息的本質不會被不必要的文化包袱所拖累。

新約 (New Covenant) [*1] 沒有要求外族人成為猶太人才能得救,對於在耶書亞 (Yeshua)【耶穌】裡的猶太信徒是一個創痛過程 (traumatic process) 的學習。開始於彼得的異象與哥尼流的歸信。[2] 但是保羅,耶書亞的外族人使者 (emissary)【使徒】,曾制定了許多的細節。因此,他出席了耶路撒冷會議,當時雅各所宣布的決議是,外族人不須受割禮與遵守傳統猶太教裡所發展的妥拉 (Torah)【律法】。取而代之的是,為了他們能被全然在主裡如同手足般 (brothers) 被接納,入門條件只有順服描述在使徒行傳 15:20 的四條誡命 (mitzvot)【命令】。

之後保羅闡述得更清楚,在某種程度上,他願意前去為了贏得人,任何人,猶太人或外族人 ㄧ 為了主。他在哥林多前書 9:19-22 寫道:

雖然我在所有人中是自由的,但我已為所有人奴役自己,我也許能贏得更多的人。對於猶太人我就變得像是猶太人,為了贏得猶太人;對於那些律法之下的人,我就變得像是律法之下的人 ㄧ 雖然我自己不活在律法之下 ㄧ 為要贏得那些律法之下的人。對於那些律法以外的人,我就變得像是律法以外的人 ㄧ 不是活在神面前的律法以外,卻是「守法 (en-lawed)」於彌賽亞 ㄧ 為要贏得那些律法以外的人。對於軟弱的人我就變得軟弱,為了贏得軟弱的人。向著所有的人我就變得像是所有的人,也許能想盡辦法救一些人。

我不得不引用這段文字,因為批評者經常用來、詮釋為「盡力討好所有的人 (all things to all men)」[*2]。保羅並不是表示他如變色龍 (Chameleon) 或者是偽善者 (hypocrite)。更確切地說,是說他「變得」像是其他人那樣,他的意思是說他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與他們感同身受 [*3],嘗試瞭解他們的心態,付出注意力於「他們是從哪裡來的」與「他們在哪裡」。激勵他的是他渴望贏得那些失喪的人。他本來可以偷懶,他本來可以要求其他人適應他們的文化而不是與他們感同身受。但神的呼召在他的生命裡驅使他再多走一哩路 [*4] ,的確是以其他人的需要而「奴役」自己。

總之,保羅並沒有逼迫外族人採納猶太文化。他意識到,給外族人的新約 (New Testament) 信息實際上是,以菲爾.葛柏 [*5] 的話說,「跨文化的猶太人」,或者,眾所皆知,基督教。

2. 非跨文化的基督教

但並不是每個試圖跨越文化的壁壘帶來福音信息的人,都已經理解跨文化傳福音的原則如保羅所教導他們的。經常完全相反:福音被文化混淆,信息就不只是為了讓人透過耶書亞從罪愆中歸向神,也要放棄某人的文化並且變得疏遠。

在世界各地的某些傳教士曾居住(或仍然居住)在自創的聚集區 (ghetto) [*6]、「修道院 (mission compound)」。當上帝感動了當地人並給他新的靈,傳教士會就帶他進入修道院給他新的文化(通常是西方文化)。

詹姆斯·米契納 [*7] 在其著作生動地描寫了這個策略,書名為《夏威夷》。這本書對歷史的記載是不準確的 (historically inaccurate),並充滿反基督教的偏差 (bias) 與偏見 (prejudice),但我們將採納作者的觀點一會兒。他刻畫了在十九世紀初,從新英格蘭來的傳教士,要求當地夏威夷人建造木製的尖塔教堂,並且穿著像個清教徒,為了要成為基督徒。他們必須成為他們文化的異邦人。真的,夏威夷島之子 (kamaainas) 經常裸身到處跑,而基督的門徒勢必端莊。儘管如此端莊並不一定勢必得採納外國服裝。當人們成為基督徒他們需要離棄的只是他們的罪愆,而不是文化,除非特定的文化元素違反聖經的準則 (Scriptural norms) [*8]。

3. 「現在你是個基督徒了,嚐嚐火腿三明治吧」[*9]

至於向猶太人傳福音的看法,成為標準規範是在四世紀,卻不去跟隨保羅所呈現的福音樣式,以最適宜這些人的方法為其目的。與之相反地是,猶太人應該接受耶書亞是他的彌賽亞 (Messiah)、救主 (Savior) 和主 (Lord) 是還不夠的;他必須「改信基督教 (convert to Christianity)」[3] ,通常意思是指接受外來文化並且有時要求他離棄猶太人的一切!後者可以從這段君士坦丁堡教會告白中看出,猶太人必須如此申明,假如他們想加入猶太人彌賽亞,耶書亞的神聖社群:

"I renounce all customs, rites, legalisms, unleavened breads and sacrifices of lambs of the Hebrews, and all other feasts of the Hebrews, sacrifices, prayers, aspersions, purifications, sanctifications and propitiations and fasts, and new moons, and Sabbaths, and superstitions, and hymns and chants and observances and Synagogues, and the food and drink of the Hebrews; in one word, I renounce everything Jewish, every law, rite and custom …. and if afterwards I shall wish to deny and return to Jewish superstition, or shall be found eating with the Jews, or feasting with them, or secretly conversing and condemning the Christian religion instead of openly confuting them and condemning their vain faith, then let the trembling of Cain and the leprosy of Gehazi cleave to me, as well as the legal punishments to which I acknowledge myself liable. And may I be anathema in the world to come, and may my soul be set down with Satan and the devils."

「我棄絕所有的習俗、禮儀、律法主義、無酵餅與希伯來的羔羊犧牲,與所有其他希伯來節期、祭祀、禱告、灑水、潔淨、成聖和贖罪和禁食、與月朔、與安息日、與迷信、與聖詩和聖歌和持守聖言和猶太會堂、與希伯來的飲食;就一句話,我棄絕猶太人的任何事物、任何律法、儀式和習俗 ⋯ 假如我事後我要想反悔並恢復猶太人的迷信,或可被發現與猶太人一同吃飯,或與他們一同筵席,或與他們暗中交談和譴責基督徒的信仰來取代公開駁斥他們並譴責他們徒勞的信仰,那就讓該隱的顫抖與基哈西的痲瘋病撕裂我,以及法律制裁,本人知悉我的法律責任。並我今後在世上可被詛咒,且我的靈魂可被撇下給撒但與魔鬼。」[4]

近來不只一次彌賽亞猶太人被要求透過吃火腿三明治「查驗他們的基督教 (prove their Christianity)」。我自己則偶爾會感受到來自基督徒領袖明顯的不安,當時他們發現我和妻子持守潔食律法 (kashrut)【猶太人的飲食律法】。



原書註解:
  • [1] 馬太福音 28:18-20。
  • [2] 使徒行傳 10:1-11:18。
  • [3] 這裡的用法,「改信基督教 (convert to Christianity)」意思是要與「變成一個彌賽亞猶太人」作對比。猶太人變成基督徒或是彌賽亞猶太人同樣是信靠耶書亞,但後者保持他們的猶太人身分(即猶太人的慣例以及猶太人的思想) ㄧ 恰好是猶太信徒從四世紀以來經常被禁止做的。見下文,第貳章、第二節;還有我的書,《彌賽亞猶太人》(Messianic Judaism) 第貳章。(在最近幾次許多猶太人變成基督徒是自願選擇逃避、忽略或限制他們猶太身分認同範圍。)其實,在新約裡「基督徒」這個用語並不是信徒用來指涉彌賽亞猶太人,而是指透過耶書亞猶太人彌賽亞得知獨一真神的外族人。今天這一用語是否應適用於彌賽亞猶太人,已討論於《彌賽亞猶太人》,第參章,第八節。
  • [4] "Profession of Faith, from the Church of Constantinople: From Assemani, Cod. Lit., I, p. 105, as cited in James Parkes, The Conflict of the Church and the Synagogue (New York: Atheneum, 1974), pp. 397-398

譯按:
  • [*0] 「還原」也可譯為恢復,但不要認為是那種半吊子的恢復或是虛假的「恢復」。
  • [*1] 新約 (New Covenant) 請參考希伯來書 8:13。
  • [*2] 源自於錯誤解讀歌林多前書而產生的諺語,意思等同於中國成語「八面玲瓏」。
  • [*3] 也就是同理心。
  • [*4] Go the extra mile,美國諺語,一般人的用法是指「特別努力」。但卻是源自馬太福音 5:41 節耶穌的話,「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就陪他走兩里。」作者的用法較偏向原意。
  • [*5] Phil Goble,美國彌賽亞猶太人作家。
  • [*6] Ghetto 這個字本來是在威尼斯用來指稱猶太人居住區的用字,威尼斯語意為「爐渣」。在納粹時期被廣泛使用在隔離猶太人的居住區。現在則轉變成用來指稱居住少數民族的貧民窟。作者則改用來指稱天主教的修道院。
  • [*7] James Michener,作家,1948 年以《南太平洋故事集》獲得普立茲小說獎。
  • [*8] 聖經裡的準則基本上就是指律法 (nomos)。
  • [*9] 這裡提醒一下,火腿是豬肉做的。

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 簡介


簡介

「是真的,全是真相,除了真話沒有別的 (The truth, the whole truth,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1]
福音 ㄧ 教會所傳講的道理,福音 ㄧ 神的恩典給予每一個人,如此完美地表達於羅馬書的前八章,有時概括於四個或五個「屬靈定律」,這是真的,除了真話沒有別的。但這並不是全部的真相。全部的真相需要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

本書帶來一個簡單的信息,就是,除非教會能盡其所能還原猶太本質,否則教會就缺失了福音的關鍵部分。因而如此,教會不能恰當地履行大使命,而猶太人民不能作為一種合適的萬邦之光。[*2] 與其定義猶太本質是甚麼意思,我會讓整本書在過程中呈現此信息,傳達具體內容與需要被還原的風味。

當教會宣講福音而沒有福音猶太本質的還原,說好聽點,教會的宣講是辜負「神一切的旨意」(使徒行傳 20:27)。[*3] 說難聽點,教會也許是在傳揚保羅所說的「另一個福音」(歌羅西書 1:6-9)。[*4] 更確切地說,不僅猶太人受害於未中目標的講道 [*5] ㄧ 外族人也受害。[*6]

因此,我相信我正面對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但仍未從基督徒那裡接收到應有的重視。在論及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我假定我的讀者會同意以下三點,這些不是還原猶太本質本身的一部分,但卻是先決條件:(1) 基督教源自猶太人、(2) 反閃主義者 [1] 是非基督徒、(3) 拒絕或忽視宣講福音的猶太人是反閃主義者。我們會在第三章重新檢視這些命題,接近於羅馬書 一章十六節 ,福音是救贖的大能,「先是猶太人」這金句是甚麼意思的測驗。

前兩章呈現本書的主題。第一章以還原福音猶太本質與「處境 (contextualizing)」的替代兩者作比較,後者是誤導的結論。第二章是本書的重心,討論當猶太本質還原到福音後會有甚麼改變。

最後,第四章審視來自還原福音猶太本質的祝福。書末是所有使用到的猶太字詞與名字的詞彙表。

這本小書首要是寫給非猶太人的基督徒,與還沒有想這麼多、在耶書亞 (Yeshua)【耶穌】中的猶太信徒,關於他們的信仰是多麼猶太式。所有在本書中出現的材料(僅做些許更動)取材自更長的一本書,《彌賽亞猶太人:現代的歷史運動》[2],首要的目標讀者是想積極識別他們自己的猶太本質、在耶書亞中的猶太信徒;受到鼓勵的其他人閱讀此書,如同是審視彌賽亞猶太人 (looking over Messianic Jews shoulder) 。因此有人若是想進一步追求還原福音的猶太本質中所呈現的想法,或是找尋因此書引發的更多問題的答案,或若是想更加瞭解我在這些事物上的觀點,應當閱讀「彌賽亞猶太人」這本書。若有人閱讀完「彌賽亞猶太人」,有任何問題、建議或批評歡迎與他們交流。[3]

至於那些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同是不信靠耶書亞的人,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說服他們。旨在說服人們信靠他的文學書籍不虞匱乏。但這本書假定、無需提供證明,耶書亞的確是以色列的彌賽亞,新約與塔納赫(舊約)[*8] 構成神的話語給了人類。

已經有看過本書的基督徒向我指出,這本書如在宣導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所責備的猶太化異端 。但「猶太化 (Judaizing)」的意思並不是指鼓勵新約信徒調查研究他們信仰的猶太本質。更確切地說,這個意思是指這一套或以下三件事:一、堅持外族人不能經由在耶書亞彌賽亞裡的信心而被拯救,除非他們變成猶太人,二、被拯救的外族人需要遵守猶太人的文化慣例,抑或是,三、律法主義 (Legalism),例如:外族人需要遵守妥拉的曲解版本 ㄧ 神的律法被視為一套與信心無關的規定。無論是我還是彌賽亞猶太人的絕大多數,都是過猶太生活的猶太人 (Judaizers)。[*9] 我認為公正的讀者都應該確信,讀者是在「猶太化」真正意指的光照之下。

David H. Stern
2009年一月


原書註解:
  • [1] 在本書中「反閃主義者」是「反猶太人」的同義詞。這個用法容易受到兩點批評。第一點,有些阿拉伯人也許會發怒,因為他們也是閃族人;但當說英語的人士說「反閃主義者」時,意思並不是「反阿拉伯人」。第二點,我聽說有基督徒表示這個詞「反閃主義者」太容易隱含希特勒納粹德國的恐怖。儘管每當這用語出現時我不會試著回想起這些記憶,但我們必須承認,反閃主義者代表了不但不好而且邪惡的一方,從相對微小的罪愆,就可以想像到最壞的情況。
  • [2] David H. Stern, Messianic Judaism (6120 Day Long Lane, Clarksville, MD 21029, USA: Messianic Jewish Publishers, 2007
  • [3] 交流可以送到:
    • Dr. David H. Stern
    • 6120 Day Long Lane
    • Clarksville, MD 21029, USA
譯按:
  • [*0] 「還原」也可譯為恢復,但不要認為是那種半吊子的恢復或是虛假的「恢復」。
  • [*1] 這是證人在美國的法庭上作證之前要說的誓詞,表明證言不虛假、不隱瞞、不顧左右而言它。
  • [*2] 以賽亞書 42:6 「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要攙扶你的手,保護你,要藉著你與百姓立約,使你成為萬邦之光,開盲人的眼,領囚犯出監獄,領坐在黑暗中的出地牢。」(和合本修訂版)
  • [*3] 使徒行傳 20:27 「因為神一切的旨意,我沒有退縮不向你們述說。」(新漢語譯本)
  • [*4] 歌羅西書 1:6-9 「這福音臨到你們中間,它也在世界各地不斷結果子,不斷增長,就正如你們聽見福音,靠着真理認識神恩惠的那天以來,福音也在你們中間不斷結果子,不斷增長一樣。這福音,是你們從我們親愛的、與我們一同作僕人的以巴弗那裏學到的;他為你們作了基督忠心的僕役,也正是他把你們在聖靈裏的愛心告訴了我們。因此,自從聽見你們消息的那天起,我們就不斷為你們禱告祈求,願你們具備各樣屬靈的智慧和悟性,充分認識他的旨意」(新漢語譯本)
  • [*5] Off-target 在此譯為「未中目標」。妥拉 (Torah),即摩西五經,指引、訓誨的話。妥拉有命中目標的意思,而罪愆(Sin)可解釋為:「沒有命中目標」。
  • [*6] Gentiles,源自希伯來文聖經的 גוי (goy) 與 נכרי (nokhri),和新約聖經的希臘文 ἔθνη (éthnē),一般譯為外族人或外邦人,實指非猶太人。
  • [*7] 羅馬書 1:16 節 「我不以福音為恥,因為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每一個相信的人;先是猶太人,然後是希臘人。」(新漢語譯本)
  • [*8] Tanakh 音譯為塔納赫,也就是猶太人的希伯來聖經正典,是 Torah 妥拉(摩西五經)、Navim 先知書、Ketuvim 文集這三個字的縮略語。
  • [*9] Judaize 一詞可見於加拉太書 2:14 「但當我看見他們沒有按照福音的真理正直地行事,就在大家面前對磯法說:「既然你身為猶太人,生活卻像外族人,不像猶太人,你怎能強迫外族人像猶太人那樣生活呢?」(新漢語譯本)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研究選譯] 拿但業,你還沒看到其他的呢(約翰福音一章四十七到五十一節)


拿但業,你還沒看到其他的呢(約翰福音一章四十七到五十一節)
Nathaniel, You Have Not Seen Anything Yet (John 1.47-51)

耶穌看見拿但業向他走來,就談論他說,「看哪,這是個確實的以色列人,他的心中沒有詭計!」拿但業對他說,「你怎麼會認識我?」耶穌回答他,「在菲力去叫你之前,當時你在無花果樹下,我看過你了。」拿但業回答他,「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回答他,「因為我對你說,『我在無花果樹下看過你』,你就相信了?你會見到比這些更大的事情。」然後對他說,「實實在在,我對你說,你將會看見天上開了,並且神的天使於人子上去下來。」

Jesus saw Nathanael coming toward him and said of him, “Behold, an Israelite indeed, in whom there is no deceit!” Nathanael said to him, “How do you know me?” Jesus answered him, “Before Philip called you, when you were under the fig tree, I saw you.” Nathanael answered him, “Rabbi, you are the Son of God! You are the King of Israel!” Jesus answered him, “Because I said to you, ‘I saw you under the fig tree,’ do you believe? You will see greater things than these.” And he said to him, “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you will see heaven opened, and the angels of Go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n the Son of Man.”

當時拿但業隨著菲力的勸說去見耶穌,耶穌以這些話來歡迎他(對照四十七節)「看哪,這是個確實的以色列人,他的心中沒有狡詐!」說完這些話耶穌確信他看見拿但業在無花果樹下做了一些事情,只有拿但業知道發生了些甚麼。不知道耶穌究竟指的是甚麼(一章四十八節),這的確很難解釋為甚麼拿但業(名字的意思是「神的賜與」)以宣示來回應耶穌的話:「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對照四十九節)一個重點是,這裡使用了希伯來文學的平行結構。神的兒子與以色列的王(意義層面上)是同樣的一個概念。

When Nathaniel followed Phillip’s advice and went to see Jesus, Jesus welcomed him in (vs.47) with the words “Behold, an Israelite indeed, in whom is no guile!” With these words Jesus assured Nathaniel that he saw him under the fig tree doing something that only Nathaniel knew had happened. Not knowing what it is exactly that Jesus referred to (1:48) it is hard to explain exactly why Nathaniel, whose name means “God gave”, responded to Jesus’ words with a declaration: “Rabbi, You are the Son of God; You are the King of Israel” (vs.49) One important note is that Hebrew literary structure of parallelism is used here. Son of God and King of Israel are therefore (meaningwise) one and the same concept.

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指稱拿但業時的確不是用確實的 Ioudaiois 猶太人,他心中沒有狡詐,而是以更通用的說法 ㄧ 「確實的以色列人他心裡沒有狡詐。」(一章四十七節)這樣看來,在這福音書當中拿但業所表現出的回應可能是為了點出以色列人之間的論證,作為約翰福音的主要關注與脈絡的方向。拿但業提及耶穌不是用「hoi Ioudaioi 猶太人的王」,而是用以色列人的王(一章四十九節)。

It is significant that Jesus referred to Nathaniel not as Ioudaiois (a Jew) indeed, in whom there is no guile, but in a more generic way – “an Israelite indeed in whom there is no guile.” (1:47) Nathaniel’s response, therefore, may point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r-Israelite polemic present in this Gospel as the mainconcern and context for John’s gospel. Nathaniel referred to Jesus not as the king of hoi Ioudaioi (the Jews), but as the king of Israel (1:49).

對照五十一節時會聯想到雅各的夢。根據聖經故事,雅各想必是夢見古代的塔廟狀結構,一般在古人的心中有座在山頂上以樓梯通往的神殿。天使於伯特利之上上去下來(神的家),當時雅各睡在石頭上,焦慮關於離開多年後,以掃他值得商榷的接待。撒瑪利亞人認為,伯特利跟基利心是同樣的一個地方,從伯特利接連到路斯、路斯接連到基利心山。直到今日路斯的撒瑪利亞村實質上就貼近於基利心山。

In vs. 51 Jacob’s dream is evoked. According to the Biblical story, Jacob most likely dreamed about an ancient ziggurat-like structure that in the mind of the ancients normally had a temple on the top of that mountain with stairs leading to it. The angels wer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upon Bethel (house of God), where Jacob slept on a stone anxious about Esau’s reception of him after many years away and that under questionable circumstances. Samaritans thought that Bethel and Gerizim were one and the same place since Bethel is connected with Luz and Luz is connected to Mt. Gerizim. Up until today the Samaritan village of Luza is located essentially next to the Mt. Gerizim.

耶穌在對拿但業的交談中確信他還沒見過更多(「你將會看見天上開了,並且神的使者於人子上去下來。」)在創世紀故事中「撒瑪利亞」伯特利是在「雅各梯子」的腳下(創世紀二十八章),但在約翰福音中神的家(伯特利)變成 ㄧ 耶穌這個人(一章五十一節)。作為雅各的夢的引用,耶穌指示拿但業也會見到天使再次上去下來,但並不在雅各故事中的伯特利,而是改用在耶穌的身上了。這是、理所當然的,連結到我們將會讀到的約翰福音四章,耶穌將會與撒瑪利亞的婦人談話:「⋯時候到了,你們敬拜父將既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約翰福音四章二十一節)。基本的理念是清晰的:當一切準備就緒完成,耶穌將會同為猶大人與撒瑪利亞人會見以色列人的神的焦點。

Jesus in talking to Nathaniel assured him that he has not yet seen much (“…you shall see the heavens opened, and the messengers of Go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n the son of man.”) In Genesis story it was “Samaritan” Bethel that was the foot of “Jacob’s ladder” (Gen.28), but in John’s gospel the house of God (Bethel) has become – the person of Jesus (1:51). In making a reference to Jacob’s dream, Jesus indicated to Nathaniel that he will also see the angels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gain, but not on Bethel as it was in the story of Jacob, but upon Jesus instead. This is, of course, linked with what we will read in Jn.4 when Jesus will talk with the Samaritan woman: “…the hour is coming when neither on this mountain nor in Jerusalem will you worship the Father.” (Jn.4.21) The basic idea is clear: When all is set in done, Jesus for both Judeans and Samaritans will be the focal point of meeting with Israel’s God.

To receiv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learning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eTeacher Biblical program online at affordable cost, please, click here.


To sign up for weekly posts by Dr. Eli, please, click here. It is recommend by Dr. Eli that you read everything from the begining in his study of John. You can do so by clicking here - “Samaritan-Jewish Commentary”.

猶太新約註釋精選 - 路加 2:40-52 筆記


猶太新約註釋精選

有時候我會貼上一些猶太新約注釋(JNTC)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路加 2:40-52 筆記。

在經文中我們被告知的一切,除了他被稱為拿撒勒的工匠 (馬可 6:1 4) 之外,新約(New Covenant)述說了關於耶書亞在大約兩歲(馬太 2:16)到三十歲(路加 3:23)之間的生活 。從人的角度看來他「智慧增長」,即使從神而來的他是智慧。在耶書亞的生活中,我們知道在這大約二十八年間這是唯一的事件:在十二歲時,他留下來在耶路撒冷聖殿與拉比們談論。神是施恩和明理的,不至於讓我們閱讀時負擔太多或是不必要的細節,因為「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道書 12:12);此外,「耶書亞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都寫出來,我想,就是全世界也容不下所要寫的書!」(約翰 21:25)。一位傳記作家可能會述說更多;既然福音的寫作者原來不是傳記作家而是好消息的傳講者,他們僅僅寫下的是人們需要知道他們自己的屬靈福份。

但這並未打消關於對歷史上最有名人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古代有一些假的福音成書,意圖敘述耶書亞在「沉默期」的生活(其中不少已收錄在 Wilhelm Schneemelcher, editor, New Testament Apocrypha 新約全書外典 (英文翻譯由 R. McL. Wilson, 2 volumes,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出版, 1963)。不僅如此,現代新興宗教試圖暗中破壞新約的真理,透過吸收「基督」進入他們自己的價值體系。在他們的靈裡如同八卦小抄:他們的虛構故事中耶穌(Jesus)到印度旅行,跟遠東「大師」學習瑜伽,遭遇外星人,展現各種神蹟與施法。

所有迎合這些「愛聽八卦」的「雖然常常學習,終久無法達到明白真理的地步」(提後 4:3, 3:7)。沒有絲毫的證據表明耶書亞在 12 歲到 30 歲做了除了在加利利以猶太工匠猶太之子為生以外的事情(馬太 13:55, 馬可 6:3)。與此相反,如果他缺席了十八年,他同時代的人可就不熟悉他了,約翰 6:42 顯示他們熟悉。這些是精心的捏造,一方面,迎合人們在一些假想為優越知識的驕傲,並且,在另一方面,把注意力從新約的核心信息引開:壞消息是人類因著愆與神分離並且需要償還愆債,好消息是彌賽亞耶書亞一次償還愆債,給予所有信靠他與他的道的任何人。

譯按:
  • 耶書亞 Yeshua 就是「耶穌」的希伯來原文發音
  • 新約 New Covenant 請參考希伯來書 8:13
  • carpenter 修改為工匠而不是木匠,古猶太地的房屋不是用木頭而是石頭蓋的,耶書亞的專業應為建築工
  • sin 翻為「愆」而不是罪,意思是錯過(目標)而不是法定罪行,希伯來字根語意有「沒有命中標靶中心」的意思,另請參見 CBOL:http://bible.fhl.net/new/s.php?N=1&k=02398
  • atonement 在此翻為「償還愆債」而不是贖罪
  • message 依華人教會傳統譯為信息
  • 彌賽亞就是希臘文的「基督」
翻譯網址:


GEMS FROM THE JEWISH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From time to time I will post items from the JNTC. Enjoy!

NOTE TO LUKE 2:40-52.

 In these verses we are told everything the New Covenant has to say about Yeshua's life between the ages of about two (Matt 2:16) and thirty (Luke 3:23), except for the fact that he was known in Natzrat as a carpenter (Mark 6:1 4). Humanly he “grew in wisdom,” even though divinely he is Wisdom. The only event in Yeshua’s life that we know about during these twenty-eight years is his remaining behind in Jerusalem talking with the rabbis in the Temple at age 12. God was gracious and sensible enough not to burden us with too much to read or with unnecessary details, for "of making many books there is no end; and much study is a weariness of the flesh" (Ecclesiastes 12:12); moreover, "there are also many other things Yeshua did; and if they were all to be written down, I don't think the whole world could contain the books that would have to be written!" (John 21:25). A biographer would have told more; since the writers of the Gospels were not primarily biographers but communicators of the Good News, they wrote only what people needed to know for their own spiritual well being.

But that has not dispelled curiosity about the most famous human being in history; so that a number of false gospels were written in ancient times, purporting to describe Yeshua's life during this "silent period" (many of them have been collected in Wilhelm Schneemelcher, editor, New Testament Apocrypha (English translation by R. McL. Wilson, 2 volumes,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3). Not only that, but in modern times new religions have attempted to undermine the truth of the New Covenant by co opting "the Christ" into their own value systems. In their spiritual equivalent of gossip sheets they have invented stories that Jesus travelled to India, studied yoga with Far Eastern "masters," was visited by extraterrestrial beings, and performed various miracles and works of magic.

All of this caters to the "itching ears" of those "ever learning and never coming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truth" (2 Ti 4:3, 3:7). There is not the slightest evidence that Yeshua did anything between ages 12 and 30 other than live the life expected of the Jewish son of a Jewish carpenter in the Galil (Mt 13:55, Mk 6:3). On the contrary, had he been absent for eighteen years his contemporaries would not have been as familiar with him as Yn 6:42 shows they were. The purpose of these elaborate fabrications is, on the one hand, to cater to people's pride in having some supposedly superior knowledge, and, on the other, to draw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central message of the New Covenant the Bad News that human beings are separated from God by their sins and stand in need of atonement, and the Good News that the Messiah Yeshua has made that once for all atonement and offers it to anyone who will trust him and his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