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約翰福音14:1-4是指主來帶我們去天堂?還是指主受難復活後那年五旬節要發生的事?


聖經上有許多經文經常讓人誤解,並且常常有些人不用功,不先查清楚原來的意思是甚麼,就開始拿譯文大作文章,卻與原文本來的意思相差甚遠,舉列經文就可以看見問題在哪:1.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 神,也當信我。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這段內容中有提到家、住處、地方、接,首先講到家οἰκίᾳ這個希臘文有房子的意思外,也有比喻身體是居所、一個房子的一同居住者的意思。

住處 μοναὶ這個希臘文有停留、居所外,也有比喻神的靈內住在相信的人裡面。

地方τόπον這個希臘文有居住的地點、停留的地方、居住的建築物這些意思。

而接παραλήμψομαι這個希臘文有帶著、攜帶〈親密關係〉、管理的意思,整段原文意思是「帶你們到我自己」。

另外主耶穌說〝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當中的〝接〞其實是猶太人訂婚時對新婦說的話,就是我要〝娶〞妳的意思,同樣的意思在出埃及記6:7神說我要帶你們做我的百姓,當中的帶〈παραλήμψομα/LAQACH〉,其實就是猶太人訂婚經常用的詞,意思就是我要〝娶〞妳,所以主耶穌是在跟門徒說訂婚誓言,新郎在訂婚後要先去預備住所,然後再來迎娶新婦到新的住所同住。

所以主耶穌說〝我往那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多馬當時還不太懂主耶穌是在講出埃及記裡的同樣對話,所以主耶穌回答他: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時,就是在說祂就是會幕,呼應出埃及記19章神說妳們是屬我的珍寶〈中文翻譯成就要
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這邊開始就是結婚典禮的開始。

然後摩西與72個長老,到西乃山在神面前吃喝,這代表參加結婚典禮的筵席,而摩西與72個長老就代表神的陪伴之人〈也就是新郎、新婦身旁的陪伴之人與童女,和新郎的家人,了解猶太婚禮就會知道這內容〉,也代表神與以色列結婚了,然後立婚約,就是神透過摩西向以色列民說明婚約,然後摩西上西乃山向神拿婚約見證的板子〈結婚證書〉,然後是建會幕,代表新郎與妻子將要同住在一起,妻子到新郎的新家住,會幕建完後,神從西乃山降臨到會幕,代表新郎與新婦同住,並且同住一年。

所以當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其實就是指會幕,會幕對猶太人而言就是到父神那裡的唯一道路,也是宣揚神的真理的地方,更是賜生命的神居住與賞賜生命的地方,然而主耶穌不僅是神的會幕,也是會幕中的神聖祭物與大祭司,所以當主耶穌復活升天,五旬節那日聖靈降臨到門徒身上,就是與西乃山神降臨到會幕那天一樣,神來迎娶了祂的新婦 - 教會,帶領門徒與祂同住在祂裡面〈神的會幕裡也就是在基督裡〉。

所以瞭解這段經文與妥拉的前後呼應,才不會對這段經文所要表達的內容誤解,也會發現從字面上看內容會與實際所要表達的意思有多大的落差。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不是主耶穌再來時才迎娶嗎?其實主在五旬節那天迎娶並不會與再來時的迎娶有衝突,應該是說,五旬節那天已經迎娶了,但後來新婦變成淫婦,直到淫婦再度悔改轉變成新婦時,主再娶回來,就如同何西阿書一樣的意思,也可以看見神的慈愛與憐恤,對我們永遠不放棄。

所以整段內容的意思是說主耶穌是要預備信而跟隨他的人,在接下來的五旬節時,神的靈要降臨在門徒身上,神與人在地上同住,人的身體變成神的居所,從來沒有說過是人死後被帶往天堂與神面對面,然而這段經文卻常常被引用來說明人死後與神見面,住在神那裏,這就是最常看見的錯誤,之前去上福音派金京來博士的課,他也特別提到這段經文,解釋說這段經文經常被誤用,這段經文是指五旬節要發生的事,不是說人死後去見神的面,這樣的錯解常常見於許多神學與教會傳統觀念上,所以要好好了解清楚聖經本來的意思在說甚麼,才不會自己錯解又誤導別人,而偏離聖經本來的意思。

金京來博士相關網站:
http://www.cchc.org/%E5%8A%A0%E6%8B%BF%E5%A4%A7/%E8%99%9F%E8%A7%92%E6%9C%88%E5%A0%B1/%E7%94%9F%E5%91%BD%E7%B7%9A/0809/%E8%B5%B0%E5%87%BA%E6%AD%BB%E6%B5%B7%E5%8F%A4%E5%8D%B7%E7%9A%84-%E9%87%91%E4%BA%AC%E4%BE%86/

http://hebrew.fhl.net/genesis/teacher.html

http://hebrew.fhl.net/

施洗約翰吃的蝗蟲野蜜是甚麼?


施洗約翰吃的蝗蟲野蜜是甚麼?就是生長在地中海一帶的Carob角豆樹,又稱為施洗約翰的麵包、野蜜樹。

角豆樹的豆莢看起來很像蝗蟲,在聖經上描述施洗約翰在曠野時是吃蝗蟲野蜜,其中一個意思就是指角豆樹的豆莢果實,因為角豆樹豆莢長得很像蝗蟲〈有褐黃色和綠色,大小跟一隻蝗蟲差不多〉,而剛吃到嘴裡時很苦澀,但越嚼就越甘甜,甚至像蜂蜜那樣的甘甜,連肚子都甘甜起來,在以西結書和約翰啟示錄中描述先知吞出小書卷的味道,就是指角豆樹。而在路加福音提到浪子在豬寮與珠一起吃豬食豆莢,也是指角豆樹豆莢。


原來角豆樹豆夾在以前是飢荒以及窮苦人因沒飯吃,就到野外去摘豆莢來充飢,所以常常是飢荒或是窮人的主食,並且在以色列地沒有太多高大的樹,角豆樹在當地算少數幾個高大樹種,因此經常在樹上看見蜂巢,週邊也會常看見蝗蟲,所以在福音書中說施洗約翰吃蝗蟲野蜜,也指在角豆樹上的蜂巢和生長在周邊的蝗蟲,這兩種也是飢荒以及窮苦人在沒食物時,經常到野外去採集的食物,所以可以看見施洗約翰所吃的都是一般社會階層最低下窮苦人的食物,也帶出他所要執行的使命:指出社會的不公義與不憐憫,沒有善待照顧社會中窮苦人,以為自己沒有犯罪就好,但若是本身該做的事卻沒做,這也是罪,並與神的教導相違背!


角豆樹的介紹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Ceratonia_siliqua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偽經Pseudepigraphos與基督信仰的「直接關係」


在研經查考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有趣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引起信仰的反思,在這邊提出來與大家分享,在整個原文聖經中,其實對有一 位獨一的神聖彌賽亞來到、義人要復活與祂一起來到、祂作猶太人的王、作世界的王、帶來新天新地實現天國在地上的掌治、止息地上所有一切邪惡罪孽是非常模糊 的,有人可以會想反駁,聖經哪裡哪裡有提到直接性的預言,但老實說,在希伯來文聖經裏,這些經文其實可以翻譯幾種意思,而且都合乎上下文,並沒有辦法非常 確指說:確實有一位獨一神聖彌賽亞要來,只有很少數的經文是非常確指彌賽亞要來,反倒是偽經Pseudepigraphos如以諾一、三書、所羅門詩篇、 巴錄二書、以斯拉四書是非常確定有一位神聖彌賽亞要來,死海古卷的文庫〈社群守則〉和他耳根亞蘭文聖經也非常確定有位神聖彌賽亞要來,而塔木德中 RASHI也有提到,然而確定的描述最多還是在次經中。

並且死人復活和樂園在希伯來文聖經中也鮮少提起,尤其死人復活在西伯來聖經只有以賽亞
書26章、但以理書12章有提到,而偽經Pseudepigraphos卻大量確指有死人復活和樂園,如約伯遺訓、以諾二書、所羅門詩篇、馬加比四書、利甲人歷史,尤其巴錄二書非常詳細描述死人復活與樂園的情況。

這樣看來,我們的信仰概念是建立在偽經與新約福音和書信上,卻先
少出現希伯來聖經上,這樣引發兩個問題:
1.我們能否定偽經嗎?否定次經就等於否定自己信仰的確指來源,因為新約福音書和書信出現之前,大多是這些偽經有確指神聖彌賽亞
來臨、死人復活和樂園。
2. 從主耶穌時期許多人對聖經的觀點,甚至法力賽派出身的保羅都很明確指出希伯來聖經裏對神聖彌賽亞確指的描述預言、死人復活和樂園,但現今的希伯來聖經卻鮮 少看見這類的明確預言敘述,這樣看來主耶穌時期之前的希伯來聖經與現今的內容是否有些不同,以至於他們引用的根據卻與現今的內容有些出入呢?

其 實偽經的出現就是當時對聖經的解讀和看法,在主耶穌時代的前後,擁有許多各家各派對聖經思想,甚至還有不同的聖經,有人喜愛用七十士譯本,有人喜愛古希伯 來文聖經,有人喜愛亞蘭文聖經,而且對希臘文、希伯來文、亞蘭文的寫法或是母音各有各的看法,而形成有許多版本的聖經內容。

就 像主耶穌時期就有人不願接受當時許多人認為具有權威性的七十士譯本,認為還是需要看古希伯來文聖經,而各家各派對古希伯來文聖經的字母音寫法又有不同的見 解,大抵上對聖經總原則看法是差不多,但對聖經內的細節和經文因為子母音寫法不同,就有解讀上的差異,這就是主耶穌時期對聖經的觀點。

死 海古卷並不能完全代表當時猶太人全部的觀點,而馬索拉抄本的整編與出現也是因為對當時許多希伯來文聖經版本內容的抄寫,以及對聖經的延續和保存,才加以統 一,所以偽經就成了當代對聖經觀點的一個重要參考資料,而透過後來整編的馬索拉抄本找不太到許多對彌賽亞、死人復活、樂園的經文是很正常的,而馬索拉抄本 與七十士譯本的內容比對,對某些經文的意思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要隨隨便便否定偽經的參考價值。

這也就是當時主耶穌甚至於法 力賽出身的保羅為何對聖經是那樣的解讀與解釋,但卻鮮少在現在希伯來文聖經看見,所以硬要在現在的希伯來文聖經上找出對彌賽亞的預言、死人復活、樂園的經 文,並且硬要從中找出聖經無誤,不僅硬坳愚昧,還有扭曲原來馬索拉經文的意思,然而我不認為還原馬索拉經文原意會對信仰有多大的衝擊,因為哪只是表示一個 聖經版本的意思,不見得與主耶穌時期所認知的聖經版本的內容完全相同,這也是許多學者共同的認知。所以真的很不建議拿後期對聖經觀點的神學去解讀或是套用 主耶穌時期像是彼得、保羅的觀點,因為所用的聖經版本不盡相同,自然解讀出來也不同,又如何認定彼得、保羅的觀點一定是這樣呢?


參考書目:基督教典外文獻概論-聖經背景研究叢書.平裝<黃錫木博士>
http://www.chinesebible.us/us/product_detail.php?id=208&cat=BSS&page=3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妥拉的智慧最新公告